银行核心资本充足率是衡量银行资本充足程度的指标,其计算公式为:核心资本充足率=核心资本/风险加权资产。其中,核心资本包括股本和留存收益,风险加权资产是根据不同资产类别的风险权重进行加权计算的总资产。核心资本充足率的高低反映了银行抵御风险的能力,一般要求银行核心资本充足率不低于一定的比例,以确保银行的稳健运营和风险控制能力。
资本充足率的计算公式为:资本充足率=(外部资本/风险加权资产)×100%。首先,外部资本指的是银行的资本,包括股本、准股本和其他的资本工具。其次,风险加权资产是指银行的资产,根据其风险水平进行了加权处理。因此,资本充足率的计算公式明确了,即资本充足率是通过外部资本和风险加权资产计算得出的。是因为资本充足率可以反映银行的资本充足程度,评估其承受风险的能力。最后,可以进一步讨论资本充足率的意义和影响,以及如何衡量一个银行的财务安全性。
根据《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计算公式为()。A、(总资本-对应资本扣减项)/风险加权资产×100%B、(一级资本-对应资本扣减项)/风险加权资产×100%C、(核心一级资本-对应资本扣减项)/风险加权资产×100%D、(总资本-一级资本-对应资本扣减项)/风险加权资产×100%
【正确答案】A
【点评】本题考查资本充足率。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计算公式为:(总资本-对应资本扣减项)/风险加权资产×100%。
资本充足率的计算公式为:银行资本/风险资产*100%
银行资本主要是指银行的资本金、发行的次级债等资本权益类科目,风险资产的大概意思就是银行日常经营中产生的存在损失风险的授信类余额(当然需要剔除担保、保证金及考虑授信产品不同需要折算等因素)。
资本充足率是巴塞尔协议中对银行监管的要求,协议规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不得低于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