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实践之所以能够作为真理的检验标准,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
2.首先,从真理的本性看,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它的本性在于主观和客观相符合.而实践却是联系主观和客观的桥梁,能够使主观认识与客观对象通过实践进行比较、对照.
3.其次,从实践的特点看,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客观的物质性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人们遵循着一定的认识去实践,就可以引出现实的结果,把主观的东西变为客观的东西,通过实践来对照是否达到预想的结果(是否一致).
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发表本报特约评论员文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由此引发了一场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文章指出,检验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实践,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最基本的原则,任何理论都要不断接受实践的检验。这是从根本理论上对“两个凡是”的否定。
这场讨论冲破了“两个凡是”的严重束缚,推动了全国性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解放运动,是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实现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的思想先导,为中国共产党重新确立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做了重要的理论准备。
首先,从真理的本性来看,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它的本性在于主观和客观相符合.
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既不能是思想理论本身,也不能是客观事物,而只能是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的桥梁——社会实践.
其次,从实践的特点来看,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客观的物质性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实践的直接现实性的特点,是作为检验真理标准的主要依据,使它成为最公正的审判官,具有最高的权威.
无论什么理论,要判断真伪,一个非常有效的检验方法,就是实践。
比如一个理论,是对是错?不应无端指责,更不要无端吹捧,毫无必要,亦毫无意义。是否是对的呢?是谬论还是真理呢?实践检验。是无用还是有用,还是有着巨大的实用价值呢?不要主观去下结论,实践应用一下,看是否有价值,对自己是否有帮助。实践认定是真理,则就是真理,实践检验是谬论,则就是谬论,某个理论或者方法,实践认定对自己有用就是有用,没用就是没用,再无其他。
有人说,山上有座庙,如何判断这个命题的真假呢?实践法检验,去山上看一下即可,看是否有庙这个客观存在,有这句话,就是真的,没有就是假的。结果,去一看,没有,这个命题理论就是假的。有人说,地球是圆的,那地球是不是圆的呢?宇航员飞到太空中一看(地球),确实是圆形的,那么地球就是圆的。有人说,能量守恒,真的还是假的呢?实践试验一下,发现,确实能量守恒。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个真理分为两类,一类是所说的是否属实,客观上是否存在对应,即,世界观的。比如,有个理论:天上有个太阳。如何判断这句话的真假呢?实践观察一下,抬头一看,确实有个太阳,那么这句话属实,是正确的,符合客观实际的。一类是检验方法论的。比如,医生说有个方法可以治疗小明的疾病,是否真的能够治疗呢?这个治疗方法是否是有效的呢?实践治疗一下,看看效果,如果治好了,那么这个方法是有效的正确的,没治好,那么这个方法就是错误的。实践检验,就是指的这两方面的检验。
人类的认知过程非常复杂,但抽象来看,无非就是:
观察现象->抽象出概念->研究概念之间的联系->形成理论->用理论解释这个世界并用于生产实践->发现理论中的缺陷->不断补充、修正理论
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发现,我们的认识源于客观现象,最终又得用客观现象去验证。如果我们的认知结果符合客观现象,我们就认为是对的。但是,理论符合客观现象,就一定是真理吗?
我觉得不一定。因为首先你不能保证你的理论在所有场景下都适用,其次,就算所有场景都适用,你也只能说“客观真理”与你的“概念真理”具有等价性,你依旧无法证明他俩是一个东西。
对于理论是否就是真理这件事,我的看法是,只能证伪,不能证明。人类对世界的认识,只是一厢情愿的自圆其说,自说自话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