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内容详情

员工擅自离职 员工说不干就不干了 工资怎么发?

2023-11-18 1 用户供稿

员工擅自离职

第一,遇到员工擅自离职的情况,用人单位应当及时以书面形式向员工送达《返岗通知书》,限定员工在指定的时间内回到公司上班工作,并明确说明在限期内仍拒不返岗的处理措施,包括停薪、警告等。

第二,若员工在限期内仍拒绝返岗,擅自离职的行为已经达到可依法解除劳动关系的标准,用人单位应当将解除劳动关系的事宜公开,并向该员工送达解除劳动关系的文书,通知该员工回公司办理工作交接以及离职手续。

关于上述的文书送达,建议用人单位采取EMS邮寄、微信通知、短信通知、电话通知多种形式并行,保证文书能够送达到位。若通过邮寄形式,员工拒不签收,或邮寄信被退回,用人单位应当完好保留邮寄信,若发生劳动争议,待开庭时再当仲裁员面前打开邮寄信,以证明用人单位履行了通知义务。

第三,如果员工擅自离职,没有办理工作交接手续,因此对公司造成损害,劳动者需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员工离职应当严格履行法定程序,这也是维护自身权益的最好方式。

员工说不干就不干了

京益法律顾问,您的事业合伙人。

[以案说法]

益总是公司的人力资源负责人,今天研发部老总说他们部门有个员工前两天说了句“我不干了”就再也没来上班。问她现在如何处理。如果你的公司遇到这种情况怎么办呢?

一、履行通知手续

1、直接送达

前往员工住处直接送达,现实中采取这种方式的公司很少,因为很多劳动合同签几年,可能员工已经不在所留地址居住。

2、邮寄送达

(1)通过员工预留的常住地址进行送达;

(2)通过员工预留的身份证地址进行送达;

3、通过公告方式进行送达。

自公告发出之日起,经过30日,视为送达。只有在履行了上述手续后,用人单位方可对不辞而别的员工做除名处理,避免用人单位因不能证明劳动者收到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关系书面通知,而承担推定劳动关系存续的不利后果。

二、未有效送达的法律风险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三条的规定:“因用人单位作出的开除、除名、辞退、解除劳动合同、减少劳动报酬、计算劳动者工作年限等决定而发生的劳动争议,用人单位负举证责任。”因此,若用人单位无法证明双方已经依法解除劳动关系(证明双方已经办理离职手续或证明劳动者已经收到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关系书面通知),则要承担不利后果。